春节营销五大主题,你选哪一个?
随着春节的临近,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也让每个人都感到喜悦和期待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人们会和家人团聚,感受到亲情的温暖。品牌也会推出各种春节主题内容,以此来借势。那么,春节主题应该如何呈现呢?
团圆主题是春节最为经典的主题之一,它代表着归家和团聚。最近,支付宝推出了一个贺岁微电影《到哪儿了》,讲述了一对夫妻带着年幼的孩子开车回丈夫家过年的故事,途中遭遇车祸和积雪。但是,幸运的是,他们的父母为了帮助他们回家,不惜冒着严寒铲雪,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回家的路。这个微电影以朴素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,让人们感受到团聚和家庭的重要性。另外,苹果也推出了一个微电影《女儿》,讲述了一个单亲妈妈为了挣钱,带着自己的女儿开出租车揽客的故事。虽然历经挫折和嫌弃,但最终,母亲和女儿在大雨的夜晚团聚了。这两个微电影打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,让人们感受到团圆和亲情的可贵。
年味主题是春节不可缺少的元素,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年俗和习惯。好丽友推出的新年小广告《奇遇新年》中,也提到了一个神奇的传说——年兽。年兽在传说中是一个恶兽,但是在中国年俗中,人们会用年兽的形象来吓走邪恶的力量,保佑自己平安幸福。所以,年味主题的呈现,不仅可以通过传统节目和食品来表现,也可以通过传说和符号来体现。
总的来说,春节主题的呈现,应该注重表达团聚和家庭价值观,也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和年俗元素的呈现。这样才能真正打动人们的内心,让人们感受到春节的温馨和祝福。
在好丽友的短片中,年兽的形象被改编成了一个迷你版的“小萌宠”,这是因为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。为了帮助年兽,小男孩发动了全家出门“找年味儿”,在周围喜庆的氛围中,年兽终于现出了本来的样子。此外,年味儿还包括新衣服、压岁钱、放炮仗、年夜饭、守岁等习俗。
怀旧主题方面,2017年过年,百事可乐集齐了《家有儿女》的主创,一起拍摄了一则十五分钟的微电影《17把乐带回家》,引发了人们对怀旧情感的共鸣。对于品牌来说,新年营销是一次巨大的考验,如何找到一个大众共鸣点是一个头疼的问题。《家有儿女》是我们熟悉的经典情景喜剧IP,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看过这部家庭喜剧,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,无论是70、80、90后,看了它都会产生共鸣。它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。微电影的片尾更将这种怀旧情感升华,高亚麟说:“2004年,因为缘分,我们五个人成了一家人”,宋丹丹也表示:“十二年了,我们老了,他们长大了,因为在一起才有了家的意义”。有网友直接表示,“感觉像做梦一样,终于看到他们重聚了。”
科技主题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,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AR技术被应用在各行各业,新年趣味小活动也不例外。可口可乐公司曾将传统福娃融入到春节营销中,不仅有福娃包装、爱心手势,还有AR互动。两个小福娃在受众拜年撒红包,十分可爱。今日头条今年的贺岁小游戏中,也运用了高科技,进入小游戏页面后,调用摄像头,用户的脸就可以出现在游戏页面上,张张嘴,偷吃食物,而不被“妈妈”发现,玩家就能获胜。这些科技主题的优势在于营造给人们全新的体验,增加互动的乐趣和可行性,可以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。毕竟,大家都喜欢好玩有趣的游戏。
脑洞主题是现在网友们喜爱的一种特质,那些脑洞大开、思路清奇的创意往往会受到网友们的广泛传播。前两年的洗脑神曲《春节自救指南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因为七大姑八大姨的问询问题而备受关注。面对这些问题,拿出《春节自救指南》,怼他们。去年,赖茅推出了一个“朕请你吃年夜饭”的趣味h5,独特的画风,借着宫廷剧的热度,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。尽管创意很好,但活动形式有些单调。用户进入h5页面后,选择10个菜品及美酒,获得封赏,还有机会获得赖茅送出的新年礼物,但缺乏有趣的亲友之间的互动。
生肖主题在春节期间非常流行,它是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象征,有很深的象征意义,每年春节,都会有很多与生肖相关的祝福语。品牌也会在生肖上借机推销自己,比如农夫山泉推出了一个小短片,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为了回家团聚而历经艰辛的路程,同时他们还推出了漂亮精致的庚子鼠年典藏瓶。生肖元素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结合使用,比如农夫山泉将“鼠”与“回家”相结合,思念汤圆将“鼠”与“团聚”相结合。整个设计简单、直白,并带有浓厚的萌点。
除了生肖主题,土豪主题也备受欢迎。支付宝最近推出了扫五福活动,吸引了很多用户参与。这种集卡瓜分红包的活动也在百度、微博等平台上流行起来,甚至连央视春晚也会实时发红包。这种活动的实质是通过任务的完成吸引用户的参与,这样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、宣传新产品、推广自身产品,用利益来吸引更多的用户,达成更大的宣传效果。因此,如果有土豪级的爸爸们,可以考虑砸钱做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。
免责声明: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、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,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。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,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,请您通过400-62-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!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